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部分 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

  • 2010-05-15 00:00
  • 来源: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网
  • 分享到

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编制了《武汉东湖高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本纲要是“十一五”期间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履行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部分 基础条件和宏观环境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2000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依托东湖高新区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的决策,2001年,先后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十五”期间,高新区按照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目标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自主创新战略,通过发挥区域产业集聚的优势,探索特色产业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重点跨越,在我国确立了“武汉·中国光谷”高科技产业品牌。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十五”期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水平,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递增率分别达29%、29%。2005年,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0亿元,工业总产值590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77.3%、176.9%,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居于全国53个高新区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的53.3%、18.2%,对带动全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起了积极的作用。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高新区完成财政收入20亿元,比2000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26.4%,其中地方可支配财力完成8亿元,年均增长27.4%。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十五”期间,高新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3.3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年平均增长25%,其中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06亿元,基本建设完成投资107.3亿元。

(二)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快

“十五”期间,高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骨干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核心产业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十五”期间,高新区累计实施创新和产业化项目914项,总投资360亿元,实际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06亿元。五年累计实施国家级产业项目481项,其中国家发改委的专项56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6项,863项目47项,973项目4项,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发展基金项目47项,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39项,获得国家各类产业专项支持10.5亿元。主要重大产业项目有:长飞七期扩产、武汉邮科院产业项目扩产、武汉NEC增资扩产、蒂森中人激光拼焊项目、汽车底盘项目等。

兴建了一批特色产业化基地。“十五”期间,在“武汉·中国光谷”品牌效应带动下,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特色基地,其中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5个,国家863计划产业化基地9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产业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2005年,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比2000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5%,主要光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光纤光缆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提高到了50%,生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三,光电器件市场占有率从20%提高到40%,光传输设备市场占有率从6%上升到8%,激光设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在环保领域,占有全国电厂水处理7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烟气脱硫50%以上的市场份额。2005年环保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机电一体化等产业规模分别达到55亿元、46亿元、97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7倍、1.5倍、4.4倍,年均增长分别为48%、10%、35%。

企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十五”期间高新区平均每天诞生企业3—5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0多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70多家,过10亿元企业8家。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民营企业注册数量达到7000多家,占全区注册企业总数的80%以上,2005年民营企业实现总收入420亿元,约占全区总收入的60%。

(三)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五”期间,高新区加强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创新活动活跃,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到2005年底,高新区企业共建立企业研发机构108家,其中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近2万人,年从事科研项目1500多个,五年企业R&D投入累计达到58亿元, 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提高到2005年5.7%。

企业逐步成为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高新区企业专利申请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专利授权率达70%,五年间企业累计申请专利5964项,其中发明专利3243项,占总量的54.4%,专利授权量4210项,发明专利占全市同期专利授权量的60%。企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十五”期间,高新区企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光通信领域80%的重点课题,原始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烽火科技提出的3项IP网络技术标准被国际电联批准为国际标准,也是国际电联首次批准的由中国人提出的技术标准。烽火科技研发的80×40G DWDM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商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凯迪公司通过集成创新,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干法、湿法脱硫两种技术的企业。长飞光纤光缆公司在引进消化吸收荷兰飞利浦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自主研发的RIC+PCVD光纤拉丝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为国际光纤光缆行业的巨头之一。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研院所的科技能量加速释放。“十五”期间,邮科院、化四院、生物所、高压所、医工院等20家科研院所实现了以科研开发为主的事业单位向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企业转化,10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完成了企业化的改制或整体进入了企业,逐步实现了科研与市场的直接对接,加强了产学研联盟的结合。

孵化器网络群不断完善。“十五”期间,高新区加强孵化器平台建设,先后建立了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光谷创业街等各类孵化器12家,总的孵化面积已达2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53家,年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

建设了一批技术创新平台,可持续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高新区先后联合、支持大学、科研机构新建一批创新平台,其中,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重点支持了国家光电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湖高新、红桃K、烽火通信等3个国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

(四)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高新区抢抓全球产业快速转移的机遇,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深化招商管理体制改革,立足于大项目、产业关联强的项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取得了积极进展。企业外向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出口稳步增长。“十五”期间,高新区累计批准设立“三资”企业160家,累计利用外资6.5亿美元,比“九五”期间分别增长20.1%、113%,外商直接投资大项目明显增多,引进投产的千万美元的外资大项目累计20个,全球500强企业中有19家在高新区投资。五年高新区累计引进内资80亿元,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15个。出口贸易持续增长,2005年外贸出口2.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20%,年均增长21.7%,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95%,年出口规模达到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4家。

对外交流日益频繁,扩大了光谷品牌影响。“十五”期间,高新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支持下,连续举办了四届“武汉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武汉“光博会”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业性博览会;连续举办了四届“海外华人华侨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累计吸引500多位海外客商和华人华侨到高新区创业发展。积极加强引智工作,目前,有1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和工程师在高新区内的科研院所、企业常年工作。

(五)环境创新成效显著,科技新城面貌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高新区不断加大了环境创新力度,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使城市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07.3亿元,基本完成了50平方公里范围的城市化建设,武汉城市副中心的框架初具雏形。

城市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十五”期间,高新区新修、改建城市化道路40条,全长106公里,改造和建设了珞瑜路、南湖南路、汤逊湖北路、楚雄大街东段、民院路、关山一路、关山二路等主干道,形成了“四纵四横”的路网格局。

产业园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关东、关南工业园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产业功能进一步提升。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初步形成了规划标准高、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科技园区,实现了科技、人文、自然的和谐统一。完成了托管新区5平方公里的土地整理工作。

园林绿化建设和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建成了光谷广场、旺山公园(吴家湾游园)等10余处集中大片城市绿化林地;到2005年,高新区城市绿化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城市绿化率达到40%。加强了环境整治工作,基本改变了城乡结合部脏、乱、差的局面。通过实施“拆墙植绿、拆铺还景”等环境创新系列工程,对主要路段全面实行亮化、绿化,使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提升了科技新城品位。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十五”期间,相继完成了科技会展中心、数码港、光电大市场、光谷体育中心、国际企业中心、创业街等20多项重大配套设施工程。建成了12万伏关南变电站,完成了汤逊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及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实施了“湖改江”工程。

(六)以人为本,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十五”期间,高新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稳定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自高新区托管“九村一委”以来,不断加强农村工作,“十五”期间,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整体生活水平正向小康水平迈进。2005年,“九村一委”集体经济实现总收入18.9亿元,比2000年增长112%,年均增长1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00元,比2000年增长47.8%,年均增长8%。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钢铁、群英、东山、周店等8个村的“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村民转变身份成为城市居民。村民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十五”期间,高新区新建了6个农村居民新社区,建设面积170多万平方米,已建成房屋150万平方米,集中安置了近5000户农村居民入住,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社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十五”期间,高新区全部完成了11家国有企业、8家集体企业的改制工作,妥善安置分流企业职工1.16万人,安排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4500人,在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60%。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达5万多人,参加失业保险的有4万多人,参加医疗保险的有5万多人,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改制企业职工的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五年来新增就业岗位4万个,企业在职职工达到12.5万人,比2000年增长45.5%,年均增长7.7%。

基础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十五”期间,高新区基础教育累计投入达1.5亿元,新建了光谷小学、华师一附中,改造了7所中小学,教育环境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确保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入学、96%的初中生升入高中,50%的中小学完成了“宽带校校通”工程。

(七)体制创新不断推进,服务环境不断改善

高新区以创新为动力,在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劳动人事制度等方面率先进行改革和探索,建立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率先在全市设立了联合办公中心,为公共服务搭建了平台,创造了“一站式”管理和“一条龙”服务的经验,推进了由管理型机关向服务型机关的转变,初步建立了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体制和机制,营造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局部优化环境。高新区认真落实《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通过与市直部门沟通,实现了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大力推进行政审批项目的简化,确定了123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70%。

积极探索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新途径,推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与政府资金相互联动。“十五”期间高新区财政直接投入资金25.68亿元,支持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利用三大国有企业融资平台,累计获得银行贷款30亿元,有力支持了高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高新区直接通过匹配产业发展资金7.8亿元,引导银行向企业贷款1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国家高新区内涌现出30家风险投资机构,资金总额接近20亿元。积极引导和支持区内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上市企业达到15家,累计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65亿元。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高新区时,充分肯定了我们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做法,要求再接再厉,建设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4年6月,温家宝总理视察高新区时,肯定了我们依靠自主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做法。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关村时,对东湖高新区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争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2005年11月召开的光谷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充分肯定了高新区五年发展的成绩。

通过五年的发展,高新区逐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增强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驾驭发展大局的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突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重点跨越。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2000年,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省市选择光电子信息产业为突破口,作出了依托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的决策。实践证明,这一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二是坚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企业重组步伐,优化了产业资源;支持科研院所改革,激活创新资源;完善投融资机制,促进了产业与资本的有效对接;建设东湖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光谷创业街、留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提高了孵化能力和水平。四是适度超前,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超前规划,高水平、大手笔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设施,使科技新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五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了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的支持,聚全省之力、全市之力建设光谷;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开展自主创新;依托江夏、洪山,拓展产业空间,增强了产业承载能力。

二、“十一五”时期高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高新区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精心谋划应对策略和措施,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总的来看,高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国家实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赋予高新区重要的历史使命,为高新区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主张和论断,并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2006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明确提出了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确定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新药创新等16个重大专项,明确了高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着力点。

二是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国际研发的加快转移,为高新区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新的科学技术基础正在加快传统工业技术经济体系的变革,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引发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国内外产业转移将有利于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教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空间相对比较大的比较优势,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企业和资本的转移,加快产业聚集,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机遇,将有利于为高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10号文件,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36条政策,明确提出了支持中部地区发展光电子信息、软件、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争取国家项目布点,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十五”时期,高新区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一五”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一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激烈的竞争,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竞争是一场艰难而又残酷的淘汰赛,“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随时都在发生。“十五”期间,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只是在光通信、激光等少数领域取得了优势地位,而光显示、光存储、数字影像等市场规模大的领域还十分薄弱。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是与全国先进高新区相比,在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发展后劲上还有差距。在融入全球产业链方面,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通过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融入全球技术创新链,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导产业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达到国际一流。西安、成都等高新区通过引进和建设一批如集成电路、光通信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发展后劲十分明显。相比而言,我们在承接跨国公司的研发、产业转移,融入全球产业链方面还比较薄弱。

三是面对国家、省市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是高新区一项艰巨任务。国家、省市出台一系列支持高新区发展的政策,如何用好用足这些政策,我们还需要在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高新区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管理区域不断拓展,如何管理好各项事务、驾驭发展的全局、从容应对突发事件,对我们的管理能力也是考验。企业在制度机制上创新步伐不大,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的要求,推动企业完善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