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2021年东湖高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2022-02-24 16:34
  • 来源: 政法委
  • 分享到

2021年东湖高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1年东湖高新区全区上下聚焦高新区工委、管委会的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快建设“法治光谷”,在法治轨道上推行各项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情况

2021年8月18日上午,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汪祥旺主持召开东湖高新区2021年全面依法治区近期重点工作专题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治省及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近期重点工作责任分工》,会议指出全区上下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及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学习内容,持续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切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历来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规定,对法治建设的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到位、抓到位。市委常委、东湖高新区工委书记多次在党工委常务会上要求必须把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显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规范决策行为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是规范行政权力的重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2021年初,根据市委依法治市办要求,高新区下发了要求报送重大行政决策的通知,并根据部门上报编制了《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在高新区政务网进行了公布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公布的决策目录中事项1项,为规划局上报的:东湖高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为落实高新区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宜,三项决策事项正按照法定决策程序稳步推进,正在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决策后评估的程序有效发挥法律专家作用,加大专业性问题审核力度。目前已完成项目招采,并形成东湖高新区开发边界优化成果、校核工作以及市级国空成果的回复意见。现状分析及评估:已完成基数转换工作及现状数据基本分析,需进一步调取基础资料。同济大学负责的人口与空间供需(高质量城镇化)和重大交通系统两个专题研究已有中间成果,并进行技术对接,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已完成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基本农田优化多方案布局的工作;完成三调耕地核实及过渡版总图开发边界的校核工作;初步形成空间结构、开发边界内规划分区更新工作。下一步继续深化修改专题研究、方案编制及成果编制,推进区基本农田多方案布局。

二是严格把关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关,确保“红头”文件合乎法治精神,开展全面清理工作。按照《武汉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90号),严格管理以部门起草,管委会名义发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是加大对规范性文件的指导力度,指导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发是否适当、是否统一文号发布,及时报送备案审查、是否经过合法性审查和是否定期清理等。二是加大备案审查力度,形成与部门沟通、集体讨论、重点审查、对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文件要求必须在政府网站至少公示一周广泛征求意见,对专业性强的文件要求必须经专家论证等审查方式。严格把好法律、政策、内容、文字要素、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适当性、必要性进行了全面审查,保证规范性文件的严格性、稳定性和制发质量。2021年,我区向市司法局报送了6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均成功备案。

(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

一是坚持高端站位,充分体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担当。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深入谋划部署,统筹协同推进。年初,召开全区政法工作会议,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提出总体目标,明确工作重点,确立工作机制,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各政法单位立足本单位本系统实际,相应作了研究部署,区法院紧紧围绕建设东湖科学城、推进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战略目标,出台《为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15条举措;区检察院成立服务“八大园区”工作专班,由检察长牵头,完成园区司法服务主要问题的梳理汇总、形成各园区司法服务指导意见及司法服务进园区常态化运行机制;区公安分局建立优化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机制、涉企案件巡查机制等。

二是坚持无缝对接,切实找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落点。坚持问计于企业、问需于企业,主动对接、精准服务。区党工委政法委牵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共法律服务十进园区企业、十进社区(村)”活动,深入园区、企业召开座谈会,了解法律服务需求、矛盾特点,找准企业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整合全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提高服务精准性。区法院在八个园区建立多元解纷工作站,选派24名优秀员额法官加入社区网格群,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全覆盖;邀请省人大代表、市工商联、辖区瞪羚企业代表参与座谈,听取意见建议,推动化解、风险预警、诉求办理的治理重心下移,助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区检察院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调研计划,深入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核心区域、高新科技企业开展调研,联系区委统战部召开“与小微非公企业面对面”座谈会,建立联系企业长效机制。区公安分局通过“万民警察进社区”、“机关带基层、处长包所队”等活动,组织领导干部、民警走访企业、群众,积极宣传便民利企措施、举报投诉渠道、先进典型和工作成效,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营商环境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透明度。

    三是坚持紧扣中心,着力打造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有利态势。着眼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关注企业发展“小微法治生态”,释放赋能企业发展的“政法红利”,积极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区党工委政法举办公共法律服务进社区、园区10场,现场为群众、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0件。区法院针对园区、企业法治需求,主动邀请30余家企业代表旁听庭审,开展“定制化”法律服务20余次,推动驻园区多元解纷工作站实质化运行;将提高涉企化解效率、降低‍‌‌‍‍‌‍‍‌‌‌‌‍‍‌‌‌‍‍企业解决成本作为重中之重。

四是坚持务实创新,不断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水平。坚持把务实作风与创新服务相结合,探索推行优化营商环境的长效举措,提升工作质量效益。区法院向社会公开诉讼服务十项承诺,依托诉讼服务中心建立“法官约见机制”,在全省率先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为企业定制“和解”服务,将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区检察院从涉企执法公开、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宣传及联系服务企业等方面认真梳理总结,综合企业意见建议,积极探索为企业打造优质检察产品。区公安分局建设公安政务服务分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发“光谷落户直通车”APP,开设“AI警务咨询服务中心”,建设了一批“无人警局”,构“线上线下一体、咨询办理一体”的公安政务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

(四)执法重心下沉,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力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难题

为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保证赋权事项“放得下、接得住、做得好、有监督”,2021年9月17日至9月28日,区工委组织部(编办)联合区工委政法委,分别在九峰街、花山街、佛祖岭街举办三期赋权承接专题培训班,累计285人次参加。专题培训邀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方世荣教授围绕《依法行政与执法风险防范》专题授课。方教授深入浅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阐释了行政处罚的底层逻辑和理论基础,剖析了行政执法面临的风险、成因以及防范策略。通过从法理上对行政处罚法的系统讲解,引导参训人员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进一步提高对依法执法、规范履职重要性的认识。为确保赋权培训落到实处,各部门分别组织执法经验丰富的干部、律师等,分专题、分领域进行业务讲解。各位执法干部走上讲台,通过法条释义、案例教学、经验分享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能理解、听得懂”的语言,深入细致讲解执法事项的适用法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把政策讲透、程序讲清、问题讲明,切实提高学员行政执法实操能力。

严格扎实做好新形势下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防“执法扰企”。善治贵有良法,良法贵在执行,新区切实把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实践、关键举措,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水平。加大与省、市行政执法监督主管部门的衔接,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换发全国统一样式行政执法证件的通知》(鄂政办函〔2021〕17号)和《武汉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全市行政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执法人员持有的原省级行政执法证件需要再2021年10月31日有效期届满前换发为司法部统一制发的国家级行政执法证。结合我区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对清理、培训、考试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和科学安排。一是对管委会各内设机构的执法依据、主体类别、执法范围、经费来源和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进行了全面认真的清理。经过清理,高新区符合资格的执法单位有14家,符合换证条件的执法人员共690余人。二是给各参考人员下发了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大纲以及相关学习资料,并督促各参考单位认真安排部署做好备考工作。三是协调安排考试场地,将考试地点设在武汉城市学院,做到计划在先,服务在前,同时按疫情防控要求布置考场。经过周密安排部署,考试通过率达到97.95%,超过市司法局要求的90%通过率。目前即将进入制发证件环节。

在做好执法资格换证考试的同时,根据《中共武汉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全市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法办发〔2021〕4号)要求,东湖高新区全面开展了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按整治工作要求,党工委政法委(司法局)认真传达省市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治理学习会议精神,在实地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辖区特点的工作方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专项整治工作由司法局统筹协调,抽调七个单位担任督察组成员,负责承担不同领域的监督职能。二是按照方案要求,由各执法单位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网上向社会公布接受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公布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动员各执法业务科室通过工作群广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知晓整治工作。三是由执法单位负责人牵头自查,收集汇总执法人填报、部门审查的《东湖高新区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自查问题清单》,对照台账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执与法人员谈话、调取案卷、现场走访等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逐一梳理、督促整改。

    (五)依法落实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定职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定分止争

高新区建立了“管委会+部门+街道”三级应诉体系,明确“谁作出行政行为,谁应诉出庭”的职能职责,以司法审判检验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积极沟通,依法答辩。

(六)扩大普法普及圈,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

印发《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公共法律服务十进园区企业、十进社区(村)活动实施方案》,提前优化相关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高服务精准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牢记初心使命 践行法治为民 ”主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安排,在全区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公共法律服务十进园区企业、十进街道社区(村)”活动。每场活动均由政法委领导带队,2名干部参加,会同普法服务队负责组织协调,细化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在活动现场,市讲师团陶慧泉、吴良涛、杨斌、程红霞等律师的民法典讲座,细致入微、紧贴企业和群众需求,受到普遍欢迎;法律知识有奖竞答环节,群众踊跃参与,答对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检察院开展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帮助群众擦亮眼睛、捂紧钱袋;公安分局的反电诈和交通安全宣传,让不少企业和群众感到预防在先才是关键;区法院、得伟君尚律所以及尚信公证处咨询台前总是排成长龙,前来咨询的人流不断;城管局、税务分局和消防大队等执法单位,边示范演示边宣传讲解,吸引不少群众参与其中……截至目前,已深入八大园区、企业开展各类普法讲座、普法小课堂、法治咨询等专项活动8场,惠及企业300余家;深入关东街湾郡社区、佛祖岭D社区等6个社区(村)开展法律咨询、普法讲座等专项活动6场,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700余人次,现场为企业群众解决法律问题102件,引导企业、群众至赴相关调解部门解决矛盾10件。

    ()加强社会矛盾行政预防调处化解

    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矛盾多元化解综合机制,全面提升我区矛盾化解率,我们区开展了矛盾undefined排查化解专项工作行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加快组建街道、社区(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4月中旬政法委召集八个街道开展矛盾化解专项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街道尽快组建街道和社区(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区已成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街道、社区(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116个。二是,线上线下联动开展法治宣传、矛盾调解等工作。线下实现全区109个社区(村)律师进社区(村)工作全覆盖,今年以来仅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现场共接待来访群众千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900余次,法律援助申请咨询40余次,调解矛盾13起。线上依托武汉市矛盾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为全区101566人次居民开展了1191人次的法律咨询,36件次的线上矛盾调解,线上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受理率、成功率100%,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三是,持续推进“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对矛盾化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及统筹协调,进一步整合区公共法律中心、街道、社区(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村)律师、“法指针”平台等诉前调解中心(调解分站),以及各部门行业调解组织等力量平台,加快完善全区“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多元调解组织衔接联动和诉调对接,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主渠道作用,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及时定分止争,实现“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化解在街道,重大矛盾风险控制在区”的工作目标,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1年,东湖高新区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三个光谷”升级版建设要求,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法治服务精准度还不够。与辖区重点企业、中大型企业对接比较紧密,对规模以下企业,特别是微小型企业调研不够,了解需求不够深入,服务不够精准。

二是工作效率还有待提高。高新区日均新注册企业超100家,企业总数已突破10万家,市场主体超14万家,涉企案件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各政法单位办案人员总数受编制限制难以对应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导致一些案件受立案还不够及时、办案周期较长。

三是协调联动还不够紧密。区职能部门、各政法单位之间信息系统不够统一,在信息共享、数据联通、协同联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薄弱环节。

四是一线执法力量仍然面临普遍相对不足的问题。目前,高新区仍然仍处于大开发、大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应带来了涉法事务、执法任务的快速增长,人少事多的矛盾依旧突出。

2022年工作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大政法合力,发挥好全面依治区委员会在坚持依法行政上抓宏观、谋大局的作用,在法治轨道上积极探索具有光谷特色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主要举措:

一是谋划召开好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全体会议,认真履行好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职责,发挥好全面依治区委员会在坚持依法行政上抓宏观、谋大局的作用,压紧压实各单位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谋划召开好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全体会议。

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邀请法治政府建设专家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专题培训。

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规范决策行为特别是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是规范行政权力的重点,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要求,编制上报《2022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在高新区政务网进行公布公示。

四是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精准性。全面梳理全区行政执法权力清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正面清单,建立行政执法、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综合联络员制度。发挥政法、司法联动机制,创新执法监督模式,通过疑难、复杂执法案例行政单位和法检会商会诊,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五是配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好培训考试。配合相关部门在推进行政执法事项由区职能局下放到各街道办过程中,加大对街道办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的培训力度。对街道办在承接执法权限的薄弱环节,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工作。组织好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领证、换证工作,实现执法年度考试的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

六是引进“互联网·无人律所”平台,开展运行。线上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侧重婚姻家庭、土地房产、交通事故、合同欠款、企业创业、刑事法律、知识产权等和市民息息相关的领域,通过视频、语音、文字等交流方式,为市民提供个性、私密的法律服务。

七是发挥好社区律师的作用,切实做好法治惠民。发挥社区法律律师专业力量,构建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入社区治理,检查东湖高新区区级层面的社区律师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督促社区律师当好“法律知识宣传员”、“法律事务指导员”、“调解矛盾化解员”、“法律援助服务员”四员,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讲座活动、协助基层民主建设等方式帮助群众逐步养成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切实做到法治惠民。

    八是多方共治,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区—街道(园区)—行业—社区”四级矛盾化解网络,推进企事业单位、街道(园区)、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大消费者权益、劳动关系、物业管理、交通事故等行业调解组织建设力度,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公平公正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