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一群“大模型”玩家从高校走向光谷人工智能产业

  • 2025-02-20 09:52
  • 来源: 区党工委宣传部

“超越雷军!”当这样4个字出现在路演现场的大屏幕上时,现场爆发出一阵笑声,20岁出头的常元和既兴奋又略带紧张。此后的多场路演,这张PPT都作为结尾。

数月后,在与武汉大学“雷军班”学子座谈时,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对此回应:“一位武大的学弟说,他的梦想就是超过雷军。我看过后我挺高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要高过一浪。”

光谷,后浪澎湃。

在位于光谷资本大厦的武汉模态跃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模态跃迁”),常元和及团队正在不断优化具身智能模型。成立不到2年,企业已获得数百万元融资。

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大模型”玩家,大多是雷军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弟学妹,在该院王正教授的指导下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比如,他们研发的“多智能体推理加速框架”能组织不同智能体协作,原本复杂的任务,几秒钟就能完成;研发的“广域算力支撑架构”能够用于大模型训练开发,让后者在国产GPU上运行,这一工具的多项技术指标在业界名列前茅。

“技术再厉害,若不能融入产业,也称不上真正的成功。”说这话的是模态跃迁首席运营官常元和,23岁,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读硕士生、自强创业班学员。在人工智能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热潮爆发前,他首次创业,短短半年就收获了百万级用户。

团队成员也个个实力强劲:邴龙志毕业于武汉大学电子商务系,18岁就凭借创办跨境供应链平台企业,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元;丁震宇是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本硕连读的高才生,初中自学编程,其产品荣获过头部企业技术突破奖。

2023年,企业在光谷成立时,这帮“极客”意气风发,因为团队上一个项目刚被收购,新项目又获得投资,技术、人脉、资金样样不缺。哪里想到,走出第一步,就栽了跟头。

手握先进的AI模型,他们满怀信心地叩响近400家电商企业的大门,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所有企业都只停留在“试用”阶段,没有一家愿意掏钱购买产品。产品无人问津,团队陷入了困境。

在低谷期,团队成员们反复观看雷军的访谈。雷军在武汉大学读大三时首次创业失败的经历,让他们感同身受。雷军曾说:“办公司太不容易了,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有太多东西要学。”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常元和,他意识到,哪怕身处新的创业赛道,最终也要回归市场需求。

放下“极客”的骄傲,他们不再埋头搞技术,而是积极走进应用场景。

在东湖高新区支持下,模态跃迁作为大学生初创企业在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进行孵化,在技术研发、产品迭代等多方面得到了众创空间导师的帮助。

今年,模态跃迁迎来了“跃迁”。他们研发的具身智能模型在某机器人企业成功应用;还在国内率先将大模型引入游戏电竞行业,一站式SaaS解决方案已经进驻多家头部游戏俱乐部,产品年中就将全面发布;搭载模态跃迁大模型的AI教育产品,已经在全国十多所大学落地开花。

常元和仍坚定地在路演中“致敬”雷军。什么时候能超越师兄?他说,会有那么一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