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芯片架构领域RISC-V与X86、ARM三分天下的局面已见其形,RDI(RISC-V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重要机遇,其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开放合作、协同创新。
7月26日,“RDI生态·武汉创新论坛·2024”在光谷举行。论坛汇聚知名院士专家、企业家及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伙伴300余人,共同探讨RISC-V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新机遇,促进RISC-V在千行百业应用落地,打造面向未来的RISC-V创新生态。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等院士专家,奕斯伟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等企业家出席并致辞。武汉市副市长汪元程致辞,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鲁宇清主持。
RISC-V凭借其精简、开放、低功耗、模块化、可扩展等优势,有望像X86之于PC时代、ARM之于移动时代一样,成为AI时代原生架构,成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算力底座首选。根据预测,2024年至2030年,基于RISC-V的处理器出货量每年将增长近50%,到2030年,收入将达到920亿美元,处理器出货量将达到170亿颗,占据全球市场的近四分之一。
从RISC-V发展初期,中国企业就深度参与,广泛参与了标准建设,做出了核心贡献。全球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中国占有50%以上份额。RISC-V架构对中国芯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胜表示,RISC-V作为一种新兴的芯片架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北省、武汉市应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政策支持与产业引导,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速RISC-V的产业化进程。
王东升首次提出RDI(RISC-V Digital Infrastructure,RISC-V数字基础设施)的产业概念,是指所有采用RISC-V架构的数字基础设施,包括底层芯片、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场景方案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产品。他认为,RDI成功的关键是生态建设与创新。他呼吁,上下游生态链伙伴携手合作,共同推进RDI生态建设与创新,从基础到应用、从个体到生态、从封闭到开放,实现RDI产业全方位发展,使其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现场,武汉RISC-V生态创新中心揭牌。该中心在武汉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武汉数据集团、光谷金控集团、聚力联盟共同组建,将通过制定规范、测试验证、工程示范和应用推广等手段,提升RISC-V技术、产品和系统能力,打造全国乃至全球RISC-V数字基础设施生态创新和产业发展典范。
会上发布了生态创新成果——RISC-V跨架构云原生服务器集群,该集群兼容RISC-V、X86等多指令集架构进行计算和任务处理,通过元石智算CloudOS充分发挥不同架构CPU的性能优势,支持跨架构应用在平台上自动调度、资源管理与分配工作。
目前,国内首个RISC-V政务应用——“光谷i企(东湖高新区企业服务线上综合平台)”测试也已启动,预计将于下半年发布上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