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武汉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02-28 12:28
  • 来源: 武汉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建设服务中心

2024年,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园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围绕区级重点工作和中心工作,落实武汉新城两大片区建设、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建设总任务,扎实推进规划设计、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咬定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2024年,园区将经济指标落实放在首位,立足现实、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坚持“围着企业转,有事马上办”工作要求,实现园区经济指标完成数量和质量超出预期。在2023年商贸业实现破零的基础上,2024年批发业销售额同比上涨112.5%;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提质增速,202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库36.35亿元,完成2个新项目入统,3个项目集中开工;今年园区完成3个亿元以上产业招商项目签约入库,合计签约金额4.51亿元;完成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000万元。今年已净增企业100户,新增申报高企6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4.6亿元。

(二)铆准定位强化规划设计

根据全国“三区三线”划定和武汉新城规划,编制完成了《中华科技园五年产业发展规划》,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定位和路径;完善《武汉国家农创中心产业融合区片区开发总体实施方案》,已报片区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华园牛山湖以北片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方案》已通过市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市级联合审查及专家评审,以中华园牛山湖以北片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为试点(牛山湖以北龙泉山片区,规划面积约3376公顷),5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启动实施。

(三)担当使命抓牢农创中心建设

今年以来,武汉农创中心聚焦企业招引、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等核心任务,一是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聚焦“3+3”产业,构建链式集群,在生物种业、动物生物制品、饲料添加剂3大主导产业方面,目前已抢占国内种业创新策源地、国内高端动物疫苗市场占有率领先、饲料酶行业在全亚洲有影响的三大制高点。今年核心区开展专项招商引资对接或参加招商活动50余次,新引进未米生物武汉研发中心、华扬科睿功能性蛋白生产基地等25家企业。二是强化创新策源能力。今年农创中心新增2家院士工作站和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富邦股份农业农村部华中耕地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嘉利多生物成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为特聘院士的院士工作站;湖北种子集团牵头组建省级粮油作物种子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三是构建成果转化机制。组织开展“农创芯动力”企业创新发展沙龙以及“农创荟”进高校等7场专题活动,武汉农创中心与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签订了战略协议,构建产学研融合体系;与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速“产学研金服用”一体。

(四)整合资源紧盯产业项目招商

对照全区2024年精准招商工作方案,围绕园区招商目标,精准锚定产业策划、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强化招商目标导向。园区“一把手”作为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亲自研究、跟踪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领导班子分头带队,赴北京、广州、深圳、珠海、山东、河南等地出差8次,马不停蹄拜访企业、紧锣密鼓推介招商,积极推进关键环节。园区平均每月接待、拜访、出差15余次,深度对接企业,全员招商氛围浓厚。建立动态项目清单。聚焦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数字经济、新型能源等产业,2024年度共有重点招商在谈项目10个(重点跟踪项目4个,较为成熟的在谈项目3个,策划项目4个);此外还有10余个招商线索,园区持续配合推进。

(五)突出重点加快项目建设进程

一是高质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华园片区内路网建设不断发力,武汉新城“七纵七横”骨架路网“七横”之一高新八路市政化改造工程(武阳高速共线段)、高新八路市政化改造工程(与鄂州衔接段)除西气东输迁改段年内主道全线通车;“七纵”之二光谷六路(原玉屏大道二标段)年内除石油燃气保护段全线完工通车;光谷三路(高新八路-环湖路)项目高八至卫生院段已通车使用,国创大道配套工程、滨湖中路、环湖路(光谷三路-国创大道)项目和覃庙片区华创中心地块周边配套市政道路侨香街、风泉路、涌泉路、甘泉路、侨创街等均有序推进。二是着力保障民生工程项目。全部重点还建房项目均已完成年度既定投资目标和形象进度目标,滨湖社区(一期)、龙泉社区(三期)年内基本完工;滨湖社区(二期)已交施工断面年内完成90%;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建项目已完工交付开业;覃庙消防站项目主楼已基本完工。

(六)强化意识提升党建引领成效

一是强根铸魂加强政治建设。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作为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等会议的“第一议题”,今年召开党委会13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1次,机关支部主题党日12次。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通过集中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党课辅导、警示教育等方式,认真开展违纪风险点排查、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党员大会自我剖析、园区纪委作专题辅导,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三是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聚焦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品牌党建活动,不断推进机关党建、企业党建、街道党建互联互动。积极发挥明楚王墓风景区和升华美生态研学基地的作用,联合光电园、中华投公司、龙泉街卫生服务中心、江王村等共建单位开展“追光逐芯”、“党建引领 生态研学”、“结对共建聚合力 互促共进谋发展”、“追光前行”沉浸式音乐互动主题宣讲活动,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凝聚力。

(七)守住底线夯实安全稳定根基

一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属地管理责任,领导班子对园区重点项目和企业开展分片包保督导检查,在节假日前后带队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9次,主要领导开展督查8次。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及火灾防控、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建筑领域等各类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累计110次,排查隐患673条,各项隐患均已完成整改。三是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点。针对高温炎热、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提早部署做好安全防范,及时协调解决农民工欠薪和涉稳等问题,2024年园区继续巩固无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信访维稳事件等良好势头,园区平安稳定建设向上向好。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中华园将根据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建设任务和武汉新城建设定位,聚焦现代农业、数字经济、新型能源、文化旅游等产业,全面推进园区规划、产业谋划、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产业项目实施上实现突破,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一)聚力实施五大行动,冲刺农创中心建设

为全面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农创中心,聚力开展创新引领、产业培育、平台建设、金融助力、辐射带动5大行动。聚焦武汉农创中心建设指标体系目标开展“挂图作战”,针对难点堵点靶向施策,确保完成2025年武汉农创中心重要节点任务。紧盯中国种都大厦、高农星创天地、生物农业产业基地招商,加快“双招双引”力度,持续开展“农创芯动力”、“农创荟”系列活动,加速集聚院士高端人才、顶尖研发机构,积极开展成果转化相关活动,加速成果产出。

(二)聚焦片区产业策划,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以新型服务业为支撑的绿色滨湖生态新城。中华园片区发展策略按照农创星空之城、生态能源方舟、国家遗址公园、绿色数码部落、国际交往中心五大板块,以及滨湖、龙泉两大CBD布局,形成“5+2”发展格局。在龙泉片区,依托中华园农创中心产业融合区天然资源优势,争取引进农业头部企业研发和总部项目,打造农创星空之城,推动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区尽快建成运营。在滨湖蔡王、方咀半岛,聚焦新型电力、新能源、储能共同发展新模式,打造生态能源方舟。以明楚王墓考古遗址公园创建为契机,充分挖掘龙泉山明楚文化底蕴,推动文脉延续与生态理念融合。在龙泉西部区域,强化农文旅深度融合,在山水田园间引入文化数字创意产业,打造绿色数码部落。在武汉新城滨湖半岛片区,定位为国际会客厅、生态绿心,打造国际交往中心。在龙泉、滨湖两大集中还建片区,构建交通便捷、功能完备、职住合一、辐射周边的商务新中心。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优势产业培育

结合武汉新城规划细则,进一步细化中华园区域产业方向和规划布局,全面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发展电磁能产业,完善产业配套。聚焦飞轮储能、新能源船舶等绿色节能新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商入驻及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进一步链接国网特高压基地,布局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产业链。二是依托产业融合区,打造农创新高地。持续引进和培育种业龙头企业,用好武汉农创基金金融工具,打造1-2家本土种业旗舰品牌参与国际种业竞争。激发院士团队+高端人才、科研单位+研发机构、产业联盟+创新综合体、“孵化器+加速器”体系四个层级主体的创新活力。三是挖掘生态资源,讲好文化故事。链接生态大走廊,策划主题乐园、野奢酒店、数字游民部落、特色研学基地等,形成“农业+文旅”、“创意+休闲”符合光谷特质的产业IP,全力构建“全季全时全域”旅游新格局。

(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扬干事创业精神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本源、立航标、领方向,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一是构建园区街道大党建工作格局。紧紧围绕党工委和管委会决策部署,构建党建引领、信息互通、协同推进、分工明确的工作机制,在推动区域重大招商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村级经济发展、征地拆迁、安全生产、信访维稳、文明城市创建、民生保障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担当作为。过去十年中华园为全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贡献度不够,“十年不动,动当其时”,园区将以“干事担当、不甘平庸”为导向,发扬“拼抢实”的作风,勇于担当,敢做善为、以实干求实绩,加快武汉新城龙泉山片区、滨湖半岛片区建设。

(五)巩固安全稳定形势,护航平安发展格局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扛牢平安建设重大政治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严、实、细”的工作作风,强化安全宣传教育,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园区平安稳定形势向上向好,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