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街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强大动力,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务实之策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铆足干劲、加压奋进、埋头实干,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提档升级。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靶向发力,社区治理质效进一步提升
强品牌,精细雕琢一社一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出11个升级示范样板,获评全区首个市级儿童友好社区、“社区计划”省赛铜奖、市赛银奖,品牌成效进一步提升。优空间,全力提升党群引力。全面升级4个最美党群中心,量身定制小区特色驿站,打造“多元可能”服务阵地,让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党群空间激活项目获区党建创新项目一等奖。建成全区唯一全省特级文化站,做优家门口的“文化圈”。促共建,做精做实共同缔造。群众选题、代表监督,10项“民生微实事”落地见效,新建便民点位,弥补基础配套不足。夯实“五大专委”治理力量,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扩至104个,“闪光小店”社会化运营,孵化11名社区合伙人,带动家门口创业、参与共治。谋项目,靶向化解急难愁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基层党建质效提升。为解决暑期托管难问题,多元共建“花漾学堂”,成为全区首个全部社区推行低价有偿托管的街道,暑期共服务家庭528个。为解决全街尤其是还建社区青年活力不足、精神生活匮乏问题,推出可持续运作的花山“青年夜校”,吸引3400余人参加,孵化13个青年社团,激活青年活力。面向就业难,做优供需双向选择的“就业超市”,开展招聘会8场、技能培训40期,帮助1187人就业。
(二)解忧纾困、增进福祉,民生幸福指数进一步攀升
兜底线,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建优花山街社区基金会,强平台、融资源、谋项目,以公益推进就业、育学、养老、助困,基金会被评为3A级社会组织。妇女儿童、社会救助、退役军人服务、残疾人关爱保障等工作取得新进步。扬正气,全力弘扬文明新风。撬动志愿力量,荣获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区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等。激发文化铸魂、浸润人心效用,高标准打造文化站、搭建“百姓大舞台”,百姓编、百姓演、百姓看,居民家门口文艺演出异彩纷呈。组织无偿献血活动,街道干职、辖区居民踊跃参与、挽袖接力,2天集中献血总量达519个单位,累计10.38万毫升。促民生,全力保障安居宜居。集中攻坚、逐一突破分房梗阻,完善分房机制,启动还建房分配工作,全面分析梳理、优化完善流程,公平公正、平稳有序完成还建房分配。开展8个还建小区房屋“体检”,着力解决房屋漏水、外墙开裂等问题。
(三)拓展空间、建管并重,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优化
挂图作战,加速推进拆迁清零。成立街道指挥部和各村突击队,整体部署,明确任务图、路线图和进度表,每日碰头、每周通报、定期调度,加速推进、攻坚克难,拆迁取得新进展。专班护航,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立重大项目保障清单化管理和通报销号机制,靠前服务、专班推进,全要素保障市委党校、泰康总部、光谷人民医院等重点项目推进进度,多维推进重点项目周边环境提升、秩序优化。精耕细作,持续亮化市容市貌。抓好清扫保洁和垃圾分类两个“关键小事”,34条主辅干道卫生提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3个。构建“大城管”格局,建立网格化“三级”巡查机制,实现全覆盖、全链条、全方位巡查,确保实效。立查立改,全力夯实生态之基。定期巡查“一江一河两湖”,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确保水质稳定、岸坡整洁。摸底造册、倒排工期、每周调度,超额完成我街耕地复垦复种任务。立行立改、边督边改,保时保质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销号,已完成12件牵头问题销号。
(四)借势趁势、蓄力谋变,经济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
打基础,规范管理运营。以抓班子、带队伍加强村改制公司管理,平稳完成村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改制公司“领头雁”。规范村集体联合投资企业运营管理,破解风险点,推进企业长远发展。加压推进“五经普”、农村“三资”专项整治,摸清辖区经济底数,规范资产运营管理,防范村集体风险。拓来源,提升增长能级。助推全区首个高科技设施农业项目“植物方舟”投产运营,用保姆式服务优化街道农业项目营商环境。抢抓鸿蒙生态(武汉)创新中心落地花山机遇,购置产业楼宇,保障入驻条件,谋划开展深层合作,化被动投入为崛起添翼。固长效,加强谋篇布局。持续探索利用农用地、生态用地发展村级经济新路径,以用促保,启动山湖村乡村规划,谋划打造高标准农文旅教产业基地。持续以“抱团发展、聚力共富”为原则,提高13个村公司和花联发集团的战斗力和凝聚力,2024年实现年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6.8%。稳步推进光谷人民医院配套楼、还建社区商业等项目,实现分红增收。
(五)底线思维、防患未然,社会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减存量,找准症结促积案化解。紧跟上级统一部署,按照先急后缓、分类处置、重点突破、综合施策的原则,逐项解决、稳步推进,解决一项、固化一项。加快推进积案化解工作,获评区信访安全保障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控增量,关口前移促风险管控。坚持实用、实效导向,建成全区首个居民家门口的矛调中心,各单位调解能人、花山当地“五老”调解员现场坐班,促进初信初访及时就地化解,推进信访工作向法治化转轨。年度化解矛盾纠纷85件,变群众信访“第一站”为“终点站”。深度研判村(社区)风险形势、市民热线,提前介入化解投诉量大事宜,主动约访解决风险急、影响大事项,避免问题发酵。防变量,联管共治促安全生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15次,建立编号登记、限期整改、跟踪督查、复查销号机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多员合一、日查夜巡、网格管理,建强社区救援队伍、小区应急站,红焰社区获评湖北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保持禁毒高压态势,严打传销行动,切实净化社会环境。
(六)从严从实、砥砺实干,党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抓思想,坚定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长期坚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建优“菁花荟”四库名单和四类课程,维护意识形态、机要保密领域绝对安全。抓制度,坚定做到立足长远固根本。问题引领,事不避难。坚持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效能提升,规范内部运转、规避风险隐患、解决历史欠账。建立自然资源执法和储备土地管理巡查工作机制,解决渣土占耕屡禁屡发问题;出台全区首个村集体联合投资企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解决村级企业决策流程不清、监管不完善问题;制定拆迁遗留房屋管理和巡查工作制度,破解管理主体不明、失管失查、风险系数高等问题。抓队伍,坚定做到真抓实干建新功。启动“育苗”工程,建立“多对一”导师传帮带机制,锚定“一年懂业务、两年能适岗、三年独当一面”目标,锤炼干部过硬本领。推进11个村改制公司党支部、社区党委下设42个支部及退休支部改设选举工作,优化队伍整体结构。抓作风,坚定做到清正廉洁葆本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从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常态化开展在职在岗情况监督、公务接待情况,严防隐形变异问题,营造正气充盈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2025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我们要牢固树立“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持续持续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坚持雷厉风行、快干实干,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全力构建健康智慧宜居的和美花山。
(一)奋力推进幸福花山建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归属感
全方位听声,着力解决群众诉求。统筹各级力量开展全覆盖式民情大走访,广泛收集民意,从群众真需求、真期盼着手,有针对性落地落实一批实事项目,开展便民惠民服务活动,盘活社区公共空间,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宽领域合声,着力推进共同缔造。创新“1+N+X”党建联建模式(1个牵头单位+N个共建单位+X个项目),完善“双向认领”工作机制,增强“微心愿认领”平台整合功能,整合属地和共建部门资源同向发力。吸纳辖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同轴运转,提供便民低价有偿优质服务。多层次应声,着力提升自治能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党建+网格”治理路径,挖掘治理能人,提高治理精度。梳理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三者关系,分类、有效办理民众诉求。做优湖畔音乐节、唱响花山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吸引居民主动参与、融入和认可。
(二)奋力推进美丽花山建设,扎实细化城市治理颗粒度
扎实推进重点工作协调。攻坚克难落实市委党校周边后续管护,泰康项目二期、光谷人民医院周边、唐家湖地块、花山河项目等拆迁工作,配合协调重点工程项目管线迁改、用电用水、土方转运等难题。规范拆迁残值管理,全面掌握底数,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严格控制风险隐患。着力提升花漾街区品质。扎实做好商业小区违建拆违、还建小区房屋隐患排查、重点区域占道经营整治等工作,试点打造集合型、规范型“地摊经济”示范点位,构建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花山城市矩阵。加快建设生活便利、服务上乘的完整社区,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合理规划还建小区底商,撬动社会、市场力量,打造“全龄友好、普惠共享”服务品牌、15分钟生活圈。加快凸显生态新城特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依托辖区山、湖、湿地资源优势,打造城市IP点位。
(三)奋力推进平安花山建设,牢固织密安全稳定防护网
深入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发挥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效能,用好花山城市运行平台,发挥其在开展治安管理、火灾预防、环境整治、滞水快处等方面效用。扎实做好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深化鸣锣巡更常态化机制,做实电动车禁入楼栋工作,推广安装消防烟感报警器。着力推进综治维稳纵深发展。持续巩固今年来街道来之不易的平安稳定向好局面,科学精准、齐抓共管,依法依规依纪再化解一批信访积案,联合有关部门强化重点人群管控,纵深推进无毒社区创建、铁路沿线安全整治、打击传销和非法集资等工作。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矛调中心建设,提升调解实效,打造“品牌调解室”、推选“金牌调解员”,在居民家门口开展“摆摊式”“上门式”等多元化解服务,开展特色心理咨询、主题普法、以案释法活动。
(四)奋力推进活力花山建设,切实提高实干担当真功夫
锻造务实担当队伍。纵深推进“育苗”工程,优化“菁花荟”赋能成长论坛,全面铺开街道、社区、村改制公司的青年干部素质提升行动,建强后备力量库。提升经济发展动能。立足整体性建设,深化非集建区资源盘整与保护利用,盘活集体土地资源。立足生态化建设,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以用促保推进山湖村项目。立足长远发展,链接市委党校、鸿蒙辐射带动效用,助推村级经济参与研学点位开发、开源生态产业群建设,协同打造产业资源生态圈。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执纪问责、警示教育推进正风肃纪、以严管厚爱鼓励干事创业。用好考核指挥棒,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