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合作共建优势加快光谷第九园建设”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是高位统筹推进。
武汉市发改委印发实施《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协调机制下设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和专题工作组。专题工作组主要包括工业经济、交通发展、科技创新、政务服务和生态环境等五个领域,其中工业经济组主要负责推动都市圈产业协同和园区共建。
武汉市投促局围绕两地共建互补招商提质增效,引导武汉和黄冈两地招商部门深化沟通协作、配套联动,共同探索建立促进两地总体协同招商、园区联动招商,共建品牌招商宣传等机制,共同推动协同招商落地见效。
省商务厅组建了相关处室牵头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工作专班,根据《湖北省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拟定年度招商工作计划。在招商引资工作考核中,对包括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五大产业占比作为考核重点。2023年,光电子信息产业签约项目272个,总金额2596.8亿元;今年1-4月,光电子信息产业签约项目99个,总金额1151.8亿元,黄冈三利谱超宽幅偏光片项目等百亿级重点项目相继落地。
二是做实产业协同。
2023年以来,武汉市发改委编制完成武汉都市圈产业招商地图、制造业产业链地图、武汉都市圈园区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机制指导意见。武汉黄冈共建“光谷第九园”正式揭牌。总规模100亿的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基金成功设立。《武汉都市圈发展2023年重点工作清单》中协调推进园区共建项目13个。将“光谷第九园”和东湖高新(黄冈)智能科技产业园等9个项目纳入《武汉都市圈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清单》。截至今年4月,“光谷第九园”签约华晶微联、瑞庄生物等2家企业;东湖高新(黄冈)智能科技产业园签约企业2家,意向签约企业4家。
2024年上半年,省级层面开展了“相约春天赏樱花”等大型活动,武汉都市圈生命健康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联盟成立,光谷生物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等成为首批成员单位,武汉都市圈40余家企业围绕精密仪器部件、模组、显示屏等相应配套发布供应信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与相关链核企业分别签约,总签约金额达166.52亿元。
三是强化平台作用
省商务厅落实《全省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服务机制》,提供重点项目投资保障服务,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的难点、堵点,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武汉高科集团所属光谷黄冈创投公司作为光谷第九园建设的平台公司累计筹措资金约5.99亿元,其中资本金3.5亿元(武汉高科集团2.5亿元,黄冈高新产业投1亿元);孵化器一期获光大银行黄冈分行授信1.4亿元(提款约4000万元);政府专项债2.09亿元,包括孵化器一期成功发行专项债1.14亿元、孵化器二期成功发行专项债9500万元。
四是加强创新发展。
2023年3月,东湖高新区与黄冈市共同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光谷第九园”揭牌,签署《合作共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备忘录》,将“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打造为“光谷第九园”。按照备忘录相关内容,两地产业共建,联合开展产业招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按照“头部在光谷、链条在黄冈”推荐产业项目到共建园区。
东湖高新区积极协调武汉光电工研院与第九园合作设立黄冈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开展产学研活动、引进科研成果和创业项目到园区转化与加速、开展产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式,为黄冈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保障。协调区内科技园、行业协会、创新平台与“第九园”精准对接,开展科技创新异地孵化合作,推动建立“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黄冈”产业生态发展模式。
五是加强财政支持。
武汉市财政部门积极履行部门职责,争取财力支持“光谷第九园”建设。在园区开发平衡后,需要办理两地财力划转的,武汉市财政局积极向省财政厅汇报,争取在省级年终结算中办理跨地市财力划转。同时,武汉市区两级财政部门会同黄冈市,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对园区重大项目等给予转移支付支持政策。
省财政厅对园区的支持,将通过规范的转移支付政策安排。
六是纳入考核评价。
省统计局建议可以由东湖高新区和黄冈市在保证统计对象不重不漏的前提下,对于地区生产总值等统计指标数据,按双方投资比例或政府间协议分配比例进行分劈,仅供政府内部考核使用。
近年来,武汉市和黄冈市已在做实“同城试验田、光谷第九园”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园区围绕东湖高新区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相关配套项目。下一步,武汉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自主创新的重大责任,加快融入都市圈建设,辐射带动黄冈市等兄弟城市发展,形成同城共进的良好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