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东湖高新区对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240569号提案的答复

  • 2024-10-08 10:24
  • 来源: 办公室

关于整合资源,提升光谷知名度的建议提案收悉,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湖高新区因光而兴、聚光成谷,所以又称中国光谷,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们坚持不懈追“光”逐“芯”,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职责使命,36年如一日探索自主创新之路。这里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一根实用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等系列第一,光谷为此获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对光谷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时,高度评价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目前,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在多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占全国市场2/3、国际市场1/4;中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之一。

二、下一步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以长飞先进半导体为代表的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帝尔激光等项目加快建设,华星光电t5等项目建成投产,低温多晶硅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全球市占率提升至24%;全力抢占产业链关键环节,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1家、位居全国高新区第四。烽火通信等4家企业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华工激光等企业获批全省智能制造示范试点,理工数传等11家企业被认定为总部企业,总数达27家、全市第一。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超185亿个、接入企业突破2.1万家,均实现翻番。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扩容至400P,22个应用场景入选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占比超过五分之一,长江计算市占率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二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创新中心、湖北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集中力量突破存储芯片、大功率超快激光器、工业基础软件等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催生化合物半导体、三维异质异构集成等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挂牌落地中部唯一的北交所服务基地,引进首支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楚天凤鸣科创天使母基金等一批科创基金,备案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达202家,管理基金净值超1400亿元。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光电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国第一家国家集成电路处理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落户。

三是逐步提升人才吸引力。我们围绕聚人气留人才,定期发布“光谷招贤令”,强化新加坡人才驿站、比利时离岸创新中心等平台链接功能,深入实施人才“注册制”“积分制”,突出做好企业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出入境便捷服务、本人及家属医疗保障等工作,切实与高端人才共成长、共奋斗。唱响“光谷青桐汇”“3551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提升“光谷瞪羚塬”服务功能。对标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目标,着力打造“光谷”品牌。获批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产教联合体,2名个人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奖,新引进9个院士项目、11名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23名省级重点联系专家、20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高层次人才总量稳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首次举办光谷全程马拉松,举办演唱会、话剧节、体育文化节等200余场文体活动。

四是持续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武鄂黄黄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有序开展。光谷科创大走廊29个重大项目扎实推进,7个城市在光谷布局建设“科创飞地”。建成黄冈“光谷第九园”,光电子信息产业一小时配套圈加快构建。联通武鄂两地的6条“断头路”全部通车,“新城快线”公交化运营,新增2条武鄂跨市公交,武鄂同城化发展全面提速。成功举办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首届东湖论坛、国际光电子博览会、生物产业大会、九峰山论坛等20多场国际性、全国性盛会,外事组团来访量较上年增长两倍,“世界光谷”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重要讲话精神,引领“中国光谷”加快迈向“世界光谷”。力争到2025年,“光谷”世界影响力初步显现。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独树一帜”的领先地位和策源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布局基本形成,成为“光谷”建设的先锋力量和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谷”品牌,全力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策源地、世界级新兴产业引领地、世界级活力生态涵育地,成为以光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未来产业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光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