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东湖高新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373号提案的答复

  • 2024-10-08 10:34
  • 来源: 办公室

关于尽快启动武汉新城防洪排涝规划编制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武汉新城片区基本情况

武汉新城总体定位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和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打造“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武汉新城主体坐落在梁子湖流域,湖城相依,人水关系密切,梁子湖流域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横跨武汉、黄石、鄂州、咸宁四市之间,总流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其中武汉市境内流域面积达1103.58平方公里,水资源5.96亿立方米,城市发展区主要集中在北部东湖高新区临长江位置,其余区域以发展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为主。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级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重要会议精神,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要求为导向,武汉市编制了《武汉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以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明确并守住安全底线,推进“多规合一”,统筹四化同步发展,综合考虑自然流域水系边界、流域水安全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布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国土空间格局等因素划分流域治理单元,在二级流域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13个三级流域。

1、市水务局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市水务局针对13个三级流域编制了《流域综合治理任务清单》,就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及水生态安全等方面分析流域现状,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底线目标,形成工程及管控两类措施任务清单。其中,《梁子湖流域综合治理任务清单》针对流域防洪排涝现状进行梳理,厘清了问题短板,已制定相关目标与措施,目前已通过专家技术审查。

武汉新城主体坐落在梁子湖流域,目前梁子湖流域防洪排涝目标为:长江干堤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到期鉴定率为100%;调蓄空间不减少,水系外排能力不低于20年一遇,结合城市统筹发展,新城重点发展片区能有效应对50-100年一遇降雨。对标规划目标,武汉市提出主要措施有:保障城市排涝安全,优化排水分区,积极推进外排通道建设;完善排水管网,新改扩建骨干排水管涵等。

2、市规划局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6月,按照武汉新城规划和用地委员会印发的《武汉新城近期规划编制计划》,市规划局会同我区编制了《武汉新城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基础设施规划》),在《武汉新城规划》基础上,细化了防洪、排水防涝等方面。《基础设施规划》提出堤防、闸站等防洪工程设施布局,明确主干排水通道和泵站等排涝设施的布局,构建韧性安全、蓄排结合的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长江防洪标准按整体防御1954年洪水的标准设防;城市建成区综合防涝能力有效应对50年至100年一遇暴雨,其中中心片能够有效应对100年一遇暴雨,有效提高武汉新城防洪排涝标准。

(二)区级工作开展情况

为贯彻国家关于新形势下国家层面对城市排水防涝体系规划建设的要求,以更高标准建设具有韧性的光谷副城,降低我区内涝风险,我区开展《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以下简称“排水防涝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现状调研及评估、规划目标与策略、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城市雨水系统规划、城市防涝系统规划、管理规划、近期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2023年结合市水务局组织编制《武汉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进一步对排水防涝规划进行了完善,将规划防涝目标与市级专项保持一致,并针对规划内容充分对接市级排水防涝目标、优化管理调度、加强与武汉新城规划等相关应急防灾的衔接。

为进一步服务好武汉新城区域,保障园区及入驻企业的排水防涝安全,我区排水防涝规划主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相关内容,一是结合武汉新城相关产业布局、发展规划等方面,合理、科学制定排水防涝系统建设,有效应对防洪排涝需求,保障片区企业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充分对接市政、教育、医疗、交通、供电、燃气等相关领域,确保充分对接其它基础配套设施,共同构建武汉新城“安全、韧性、生态、高效”的综合防涝体系。

目前排水防涝规划已结合武汉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武汉新城规划及武汉新城的发展定位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完善,并于2024年5月29日获管委会批复,为武汉新城东湖高新片区的排水防涝能力整体提升提供可靠依据和坚实基础,进一步促进东湖高新区防洪排涝能力提升。

三、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排水防涝规划批复内容系统性、统筹性、科学性地落实相关工作,确保武汉新城片区排水防涝能力建设提升,有效贴合武汉新城的高端的功能定位,体现武汉新城基础设施的高效支撑和山水城的有机融合的战略规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