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东湖高新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20240221号提案的答复

  • 2024-10-08 10:39
  • 来源: 办公室

《关于放宽光谷生物城生物制造业限制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生物制造具有原料可再生、过程清洁高效等特征,有助于推动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均已出台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打造生物制造产业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东湖高新区2007年6月获批建设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2008年11月正式启动。历经16年建设发展,目前园区已集聚人福集团、国控湖北、国药器械等3家百亿元龙头企业及“四上”企业34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84余家、国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自主培育上市公司7家。在生物制造领域,聚集新华扬、禾元生物、嘉必优、远大弘元等一批龙头企业及合生科技、睿嘉康等创新型企业,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二、有关工作情况

前期,在市生态环境局大力支持下,东湖高新区先后完成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龙产业)基地规划、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总体规划、武汉市大光谷板块综合规划及近期实施规划环评工作,并将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服务等纳入区域发展规划及环评范围,支持细分领域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武汉新城加快建设,东湖高新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生物城周边居民大量入住,对居住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升。生物城涉及发酵、中间体生产等工序企业陆续落户,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异味扰民等问题,对周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2016年,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相关部门、专家审核武汉市大光谷板块综合规划及近期实施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进一步核定行业准入条件及要求的意见。经研究,高新区在规划环评报告中明确将生物发酵类项目列入光谷生物城范围内禁止引入的项目类别。2021年,东湖高新区组织编制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报告书,考虑到光谷生物城实际发展需求以及生物发酵污染治理工艺现状,积极向市生态环境局争取合理优化并调整生物发酵类项目准入条件,将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报告书中的生物发酵类项目从禁止类调整为限制发展类,其中,“重大疾病防治疫苗及药品”、“分子诊断试剂盒研究开发“、“新型酶制剂和诊断用酶等酶制剂”、“基因治疗药物”、“细胞治疗药物”等生产过程中涉及生物发酵工艺的项目经高新区组织专项论证通过后可以引进落地。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东湖高新区生物制造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下一步,在开展新一轮规划环评工作时,将在广泛研究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充分吸纳各重点企业意见基础上,积极争取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范围内,对生物制造准入条件作适当的优化调整。同时,在后续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时,将强化空间布局,探索建立生物制造园等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并做好项目选址和规划控制,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区域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