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顶层设计,引领科技文旅融合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光谷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武汉新城规划》落细落实,武汉新城规划和用地委员会组织对武汉新城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在分析武汉新城规划建设成效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规划建设重点提升方向和实施行动计划,形成了《武汉新城规划实施建议(征求意见稿)》,遵循“核心突出、功能完整、实施可行”的原则,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单元边界,以产城融合实现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东湖高新区策划了“一横两纵、三带共振”的“H”型现代科技集中展示区,通过系统提升优化生态大走廊、高新大道,高标准规划建设武汉新城中轴线,建设三条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的示范带,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功能、生态本底、人文资源深度融合。以此为载体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城市建设运营与科技创新,突出武汉新城科创特征、文化特质、山水特色。
今年上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的行动方案》,武汉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落实相关工作要求,东湖高新区正在起草《关于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打造世界级科技驱动型文旅示范区的行动方案》,确定实施先进文化领航行动、实施优质文化惠民行动、实施科技文旅打造行动、实施文旅产业培育行动、实施文旅服务提质行动、实施文旅形象提升行动六大行动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先后编制了《东湖高新区公共文化体育建设规划(2024-2035)》《东湖高新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东湖高新区山体保护规划(2021-2035)》《生态大走廊文旅一体化发展项目方案》《光谷空轨沿线地区文旅主题策划及综合提升规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从“定位—功能—业态”全环节指导东湖高新区文旅体科融合发展。
二、聚焦群众需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构建多层次公共文体空间
明确“分级、均等、普惠、优质”原则,按照“区-街道/园区-社区”三级布局,搭建“15分钟文体圈”服务体系。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针对国际大型网球赛事建设,包括5000座小网球馆、15000座大网球馆和5000座多功能馆,已承办7届武汉网球公开赛,还可承办诸如体操、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摔跤、举重、拳击和击剑等众多比赛项目。2024年光谷国际网球中心举办大型演唱会37场,成为华中地区大型演唱会举办地、武汉市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地标建筑和新的城市名片。光谷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和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即将开放。陆续建成光谷生态大走廊、武大科技园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等10家光谷书房,龙泉山风景区分馆、光谷科学岛、光谷交通有轨电车基地3家光谷书房正在建设中。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布局建设片区级和社区级文化/体育中心,包括流芳体育中心、左岭文体中心、湖口文体中心等,项目将作为文体聚焦点承担文体中心点位的分站作用,就近服务周边街道园区居民和企业。
(二)打造科技文旅新场景
实施生态大走廊文旅一体化发展,整合九峰山、龙泉山和生态大走廊的生态资源,打造“中国首条空轨科技文旅绿廊”。打造“科创+山水+人文”三位一体的光谷IP。放大春晚效应,启动建设光谷星河广场光影秀项目,打造成科技与艺术融合、科技与传统文化融合展示的窗口。建成开放华中地区首个大型元宇宙科技文化体验空间一文明一万年·智能社会体验馆,集科普教育、智能体验于一体,是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科普场馆项目。中国建筑博物馆先后举办了“中华营造·梁思成、林徽因”展览、“高迪:瞬时即永恒”“芥子须弥·开化——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等特展,展览借助VR和沉浸式数字化技术虚拟古今意象与想象世界。强化光谷空轨科技属性,2024年在光谷空轨举办中国光谷人工智能艺术大展,打造“全球最长的空中艺术馆”;今年五一将AR技术引入空轨,通过佩戴AR眼镜,使游客获得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视觉体验,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感。
三、突出光谷特色,构建文旅体科活动品牌矩阵
初步形成世界性赛事、市场化演出、群众性科技文化体育融合活动为主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文化体育品牌矩阵。2024光谷马拉松共有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296名跑者参加,央视全程直播,向全世界展示光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2024武汉网球公开赛共有来自32个国家约111名世界顶尖女子网球运动员开展106场比赛,观众人数、门票销售、赛事转播创下历史新高。2024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共有来自11个国家的73名运动员开展了72场比赛,赛事直接经济效益3644.38万元,间接经济效应9211.32万元。
中国数字创意科技展、中国青年电子竞技职业技能大赛、光谷动漫节、中国游戏节光谷动漫嘉年华、武汉英雄城市动漫游戏嘉年华等活动持续多年开展,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结合光谷城湖相依、山水相连的生态优势,2024年,首次尝试在光谷有田劳动实践基地举办武汉草莓音乐节、光谷咔啦音乐节;光谷开饭剧场、酒吧等全年举办演出900多场,深受年轻人喜爱;举办30场中国光谷社区文化节,线上线下服务居民超30万人次,近4000名群众文艺爱好者,携300余个基层文艺节目登上了百姓大舞台;举办85场光谷体育文化节活动,参与人数超过5万人。支持全国冰壶冠军赛在光谷举办,这是该运动首次落户南方省份。
四、聚焦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科技文旅产业
(一)培育新兴特色融合产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东湖高新区已形成创意设计服务、直播和电竞、文漫影游、光影互动体验、数字教育和出版、文化信息服务业等六大新兴特色产业。东湖高新区是首批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拥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武汉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版权示范园2家,建成江通动画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湖北广电国家级广播影视媒体基地。目前集聚专业园区、楼宇、街区等各类文化产业载体27家,总面积超400万平方米,其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北辰光谷里、长江文创产业园、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华师园等专业园区投入运营,长江文创产业园二期、光谷国际新文化电竞中心等园区加快建设。这些园区不仅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环境,还搭建了完善的服务平台,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注入融合产业发展新动能
积极推进湖北省国产网络游戏属地审批工作高效开展,建立湖北省国产网络游戏属地审批预审服务中心并启动运营,赋能动漫游戏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中文化大数据公司已落户光谷,将深度参与本土文化大模型、数据库、元宇宙文化体验场景等建设,以科技赋能文旅。
以光谷图书馆、文化馆、书房为载体的数字化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积极探索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
(三)拓展科技文旅消费市场
配合重点赛事和文体活动,用好省市文旅、体育消费券,鼓励区内更多商户参加。发展工业旅游+模式,整合酒店、景区、商圈等传统旅游基础资源和企业展厅、实验室、工厂独具光谷特色的科文旅元素,制作首张光谷文旅地图,策划推出8条主题线路,从自然到科学、从人文到前沿技术,不同主题将各类文旅资源串联,让居民和游客能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光谷的魅力。培育“无人智能交通装备+旅游消费”市场,依托空轨旅游线路、龙泉山、豹澥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了串联武汉新城山水景观的“光谷空游”旅游观光示范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