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责任事项 | 完成情况 |
1 | 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 | 大科学装置项目方面,深部岩土一期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神农设施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审批,高端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建设。 配套基础设施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东湖科学城科学岛区域市政道路通车里程已达42km,科学岛1#、2#污水泵站建成投用,青年社区、高科未来商业广场、三医院未来城院区等配套设施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人才引聚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东湖科学城累计集聚诺奖得主4名、顶尖科学家85人、高层次创新人才4168人、卓越工程师5000余人,创新创业人才“金字塔”进一步筑牢。 |
2 | 建设东湖开源社区,筹建开源创新中心。 | 正在与咸宁、荆门两个地市州对接建设东湖开源社区,就数公基数据分级分类要求、场景挂载要求、代码仓共享规范等方面进行沟通。推动设立开源联盟,为下一步筹建开源创新中心打好基础。目前已完成数公基开源联盟章程制定;已协调华科、电信、移动、联通、光谷数产等五家单位作为首批联盟核心成员单位;完成了开源联盟首次大会的筹备方案。 |
3 | 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和新兴产业高地,打造“世界光谷”。 | 建设科技创新策源高地:一是加快构建科创平台矩阵。深部岩土一期项目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神农设施项目取得国家发改委可研审批,高端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建设;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已于2025年1月通过科技部优化重组。二是支持湖北实验室科研攻关。九峰山实验室全球首次实现8英寸硅基氮极性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材料制备,成功研发国内首个射频6英寸硅基100nm栅长氮化镓HEMT工艺设计套件(PDK)。三是加快科技企业培育。研究编制东湖高新区“因企施策”培育服务企业实施细则,从企业遴选、分类施策、动态调整、综合评估四个方面开展培育,目前全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80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172家。 建设新兴产业高地:一是编制产业规划。编制《武汉新城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发展规划》和《东湖高新区关于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三年行动方案》,聚焦“1499”重点产业领域,推进7大关键行动。二是出台相关政策。出台了《东湖高新区关于支持建设世界级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施方案》《东湖高新区关于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东湖高新区产业集群重大项目专项实施办法》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迭代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推进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化合物半导体、存储器产业创新街区,依托九峰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化合物半导体孵化加速基地和筑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禾元生物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全方位做好企业服务。 |
4 | 统筹推进武汉新城六大片区开发建设,建成投用华工正源一期等5个中轴线标志性项目,推动“六横五纵”道路建成通车,增强对武鄂黄黄的辐射带动力。 | 2025年一季度,武汉新城67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1.56亿元,完成率30.1%,超时序进度5.1个百分点。 六大片区重点项目方面,中心片区长飞先进半导体项目正在设备安装和调试,葛华片区小米智能家电项目主体结构已封顶,光谷片区先导稀材项目办公区主体结构已封顶,花山片区光谷人民医院正在装饰装修施工,龙泉山片区高新八路(武阳高速共线段)快车道沥青面层已完成进展顺利,滨湖半岛片区滨湖社区二期主体结构施工进度80%,完成24栋住宅封顶。 中轴线标志性项目方面,华工正源一期室内安装完成90%,幕墙安装完成70%;科创金融总部一期1栋已封顶,另1栋施工至顶层(22层);青年社区18栋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砌体施工(进度74%);筑芯创研空间首开区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进度85%);未来湾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未来荟区域商业街装饰装修完成96%,绿化种植完成98%,飞行营地已开园。 “六横五纵”道路方面,“六横”中高新三路(三环线-新武东收费站)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61%;高新八路(武阳高速共线段)、高新八路(鄂州衔接段)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90%;武鄂高速正积极推动改扩建前期方案研究工作,目前中交二公院正在开展方案研究。“五纵”中光谷二路(三环线-凤凰山立交)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65%;光谷六路(神墩五路-高新四路)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40%;光谷六路(高新四路-东园南路)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80%;光谷六路(玉屏大道)已完成总体形象进度90%。其它“六横五纵”道路均已建成。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