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专区   |   ENGLISH   

用“创新”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 2022-07-22 19:35
  • 来源: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7月22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广州召开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武汉自贸片区以82.12分在全国54个自贸试验(片)区中跻身“制度创新指数总体情况综合排名”第九名,较2020-2021年度提升3个名次。

◔来源: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

本次发布会,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广东省重点智库)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主办,并对本次制度创新指数作出解读。

制度创新指数主要从“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5个维度进行分析排名。本年度制度创新指数排名,武汉自贸片区综合得分82.12,在全国54个自贸(片)区排名全国第9;在第三批+海南(第四批)的16个自贸(片)区排名中,位于第2(仅次于成都,全国排名第7);在中部地区12个自贸(片)区中排名第1。其中,投资自由化指数排名全国第9、金融改革创新排名全国第5(高于天津、横琴、重庆、北京、上海临港、西安、郑州等金融业发达地区)、法治化环境排名全国第10。在上一年度的指数排名中,武汉自贸片区与最先进的自贸区相比,分差最大指标是“金融改革创新”与“法治化环境”。经过一年的努力,此两项指标得分取得巨大进步。总体来看,以成都、武汉、西安、郑州为代表的中西部自贸片区表现出强大的稳定性。

过去一年,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武汉自贸片区主动改革、勇于创新,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和改革发展,制度创新“红利”逐渐显现,探索出的创新案例,为其他自贸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片区探索出的“加强外国人永久居留服务管理”、“自然人股权变更‘先税后登一事联办’改革”等8项改革试点经验入选湖北自贸区2021年度制度创新18项试点经验在省内复制推广,14个实践案例经省政府同意印发供全省学习借鉴。此外,武汉自贸片区联合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自主开发科技金融统计与评估系统,率先建立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作为湖北自贸试验区的唯一代表成功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将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作为制度创新的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了政策效能和创新效益的“三四五”工作机制取得积极成效,获得《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刊发。

2020-2021年度,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武汉自贸片区围绕自身定位,立足片区内的实际和比较优势,精准发力,在制度创新指数的五个维度取得了优异成绩。

01投资自由化方面

武汉自贸片区做好“双统筹”,既“抓防疫”又“稳经济”,推出“光谷创新及招商要素地图”,持续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不断革新,创建便捷、高效的投资管理体制,在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保持领先地位。

02金融创新方面

结合区域优势建立“创未来”投融资平台,武汉自贸片区推动武汉市成立8家科技金融工作站;首单湖北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落地光谷;“单一窗口”金融服务功能实现跨境外汇全省首单突破,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数字化服务。

03贸易便利化方面

武汉自贸片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环境之下,最大限度释放加工贸易集中作业改革红利,将加贸企业相关业务全部集中到加工贸易集中作业中心办理,坚持“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优化业务办理“零接触”服务,积极推进改革工作,初步实现了“执法标准统一、办理流程统一、管理要求统一、执法结果统一”的改革目标。

04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武汉自贸片区率先探索,聚焦自然人股东股权变更涉税事项审批流程较为复杂、市场主体获得感不够高的难点问题,通过流程再造,优化登记受理制度,变办理“多环节”为“一窗式”;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变申报“人工审核”为“系统识别”;优化信息管理机制,变数据“零散化”为“集约化”,实现了自然人股东股权变更“一窗受理、一窗办结”。

05法治化环境方面

武汉自贸片区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注重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对标衔接,加速现代法律服务发展,强化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应用,在对接RCEP规则方面形成了一系列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为应对RCEP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武汉自贸片区持续聚焦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大胆突破,形成了一批自主的改革创新成果,如,推行“金关保”业务试点,设立专项担保风险补偿金,支持企业享受海关“先放后缴、汇总纳税”或在概要申报后即可提离货物,为企业开启通关便利化新路径;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要,主动服务,成功帮助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按照高新技术企业“免抵退”办理了出口退税手续,协助企业获得首笔24万元退税税款,有效解决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方面存在的海关监管模式创新、出口退税困难等问题;成立武汉自贸片区进出口企业服务联盟,发布《外贸主体培育行动方案》,并在线上搭建“外贸e事通”服务平台,线下设置综合服务窗口,通过“线上线下”服务,已推动解决远大弘元TRACE VII类注册认证等企业诉求20余项;成立全省首家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线上线下打通企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自4月1日启动以来,已受理企业和个人涉法涉诉类诉求60条;完善外国人服务“单一窗口”功能,打造全省首个外国人签证制发区级窗口,将外籍人员办证流程时限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办结时限居全国前列。

用“创新”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未来,武汉自贸片区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6月28日考察武汉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高质量建设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升级版、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为目标,积极探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准则、促进要素流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数字化政府建设,坚持开展首创性、集成性、差异化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自创区、自贸区、综保区”三区联动优势,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